• <pre id="uha9b"><s id="uha9b"></s></pre>

      1. <pre id="uha9b"></pre>

        <table id="uha9b"></table>

        <p id="uha9b"><strong id="uha9b"></strong></p>

        華能每一步,世界更美好

        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兩會時間到!界面新聞獨家專訪舒印彪

        以下文章來源于工業能源圈 ,作者江帆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

        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2020年全國兩會大幕

        正式拉開之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接受了界面新聞的獨家專訪,介紹了華能在新能源、核電等領域的最新規劃,并就新能源補貼取消、十四五能源規劃等行業問題發表看法。

        獨家專訪APP截圖

            以下為訪談實錄有所刪節

            界面新聞:去年,華能的新能源新增裝機創歷史新高。您也在今年的公司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積極發展清潔能源。華能有哪些具體的措施和新的目標?

            舒印彪:當前,以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為特征的新一輪能源革命快速興起,再電氣化進程不斷加快。新能源優質資源的獲取、基地型規?;_發和智能化運維,都關系到能源企業未來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

            華能希望在新能源領域加速布局、迎頭趕上,決不能缺席。為此,華能制定了兩線”“兩化戰略,即在三北地區(北線),以特高壓送出通道起點為依托,著力布局有較強競爭力的風光煤電輸用一體化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在東部沿海省份(東線),著力打造有質量有效益、基地型規?;?、投資建設運維一體化的海上風電發展帶。

            從實際效果看,兩線”“兩化戰略實施一年多以來,華能新能源發展創下了歷史最好水平。清潔能源不僅成為華能第一大利潤來源,也有效帶動了公司轉型升級。

                     “十四五時期,華能將繼續圍繞兩線”“兩化謀篇布局,堅持新能源基地型、規?;灾鏖_發,謀劃優質大項目、大基地,并抓好新能源技術創新和成本造價管理,實現新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爭取十四五末能取得階段性成果。

            界面新聞: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原定于今年取消,但之后,新能源汽車行業延長了補貼期限。因受到疫情影響,當前新能源行業也希望相關補貼得到延長。對此,您有何看法?

            舒印彪:新能源取消補貼是大勢所趨,任何一個行業一直靠補貼生存都是不可持續的,必須靠內生動力增強自身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國家補貼原定今年到期,去年6月起,各地方取消補貼,我們看到的結果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下滑。這種情況下,國家審時度勢出臺了新政,將補貼時限再延長兩年,給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留下了一定的緩沖期。

            但同時,國家也對享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指標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新能源車企加快技術創新、加快降低成本。

            反觀新能源行業,可以說,經過十余年的政策支持,中國風電與光伏發電有了長足的進步,建設成本大幅下降,能源企業一直在為迎接平價時代做準備。

            但今年出現了極為特殊的情況,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球供應鏈。比如,一些風電設備的零部件全球交付受阻,新能源項目供貨難問題持續突出。

            受此影響,發電企業投資建設的新能源項目施工進度延期;如不能按期投產,將有相當一部分項目面臨投產即虧損的風險。華能原計劃今年投產的一批新能源項目,目前面臨很大壓力。

            新能源是具有很強拉動作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意義重大。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建議國家從擴大有效投資的角度,參考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適當延長已核準的風電項目國家補貼時限。

            界面新聞:您對國家的十四五能源規劃有什么建議?

            舒印彪:做好新時代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離不開十四五及更長一個時期的能源發展規劃。

            我認為,十四五規劃會繼續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進一步融入和主動服務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系統研究解決能源體制機制、區域協調發展及高效利用等問題,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在戰略目標層面,我認為,能源產業十四五規劃應該關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能源供給側,進一步減少化石能源發電量在總電量中的比重;需求側則要實現能源消費高度電氣化,加快推動再電氣化進程。

            二是應將能源安全擺在更為重要的位置,樹立新的能源安全觀,構建起多渠道、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進一步掌握能源安全主動權。

            三是加強科技創新,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著力破解卡脖子核心技術,加快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的國產化替代。

            四是加大國際合作,圍繞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能源電力行業國際技術標準制定,推動項目規劃、裝備制造、建設運營、技術標準整體走出去,提升國際話語權。

            在規劃制定過程中,我認為應該堅持規?;?、集約化發展,避免碎片化、零散性開發造成的產能過剩和無序競爭。特別是立足坑口電站,以特高壓輸送通道起點為依托,通過多能互補模式與風光打捆,建設煤電輸用一體化大型清潔能源基地,以組合拳的方式實現整體資源優化配置。

            可以說,只有規?;l展才能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華能目前的兩線”“兩化戰略,就是圍繞這一發展方向,在中國三北地區和東部沿海省份打造大型能源基地,協調推進西部資源與東部電力負荷市場的對接,推動中國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界面新聞:我們注意到,海南昌江二期核電項目已于去年啟動建設,這是否意味華能取得了核電建設牌照?華能今年在核電領域有哪些計劃安排?

        舒印彪:在核電業界,核電選址、建造、運行與退役實行安全許可制度。目前,華能已具備保障核電安全建設與運營的能力,符合《核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核電安全許可的各項要求,也滿足國家對核電項目投資主體的相關要求。

                     2004年,華能開始涉足核電領域。2012年,華能牽頭實施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這是全球首座具備第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也是中國科技創新的重大標志性工程之一。該項目實施過程中,突破了多項卡脖子關鍵技術,目前國產化率達到93.4%。

            經過16年的培育和發展,目前華能已具備核安全法規要求的三大管理體系,培育了良好的核安全文化,形成了一支核電專業人才隊伍,具有了較強的核安全技術支撐和持續改進能力。

            核電是重要的清潔能源,是唯一能夠大規模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基荷電源,既是華能不可失去的戰略資源,也是加快綠色轉型、持續提高低碳清潔能源裝機比重的至關重要的抓手。

            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核電在能源安全戰略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華能將抓住國家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以及核電安全高效發展的契機,加快核電產業布局,推進核電發展戰略實施,克服一切困難,盡快實現核電突破發展。

            一方面,我們把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高質量投產作為重中之重,力爭早日在核電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另一方面,著眼長遠,將推進昌江二期、石島灣、霞浦等核電廠址的開發建設,爭取十四五期間核準開工一批壓水堆核電項目。

         

         

         

         

         

        2020年5月25日 13:22
        ?瀏覽量:0
        好湿好紧好爽无码视频
      2. <pre id="uha9b"><s id="uha9b"></s></pre>

          1. <pre id="uha9b"></pre>

            <table id="uha9b"></table>

            <p id="uha9b"><strong id="uha9b"></stro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