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抗疫情 保障物資迎復工 ——能源交通公司物資供應鏈保障迎復工紀實(二)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生產經營穩定運行。能源交通公司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扎實做好華能系統內企業復工防護用品、物資采購、進出口、物流等保障工作,全力配合集團各單位復工。
愛心接力跨國防“疫”物資送一線
2月12日,華能集團澳大利亞辦事處在澳大利亞采購1000件防護服,搭乘南方航空由澳大利亞墨爾本運至北京首都機場。能源交通公司收到集團公司清關任務之后,立即安排清關負責人進行對接,并成立疫情緊急物資工作小組。
集團澳大利亞辦事處防疫物資圖
2月13日,面對疫情期間物流公司未完全復工,工作人員少、溝通難,積壓物資多、清關慢等問題,工作小組成員迅速通過微信、電話、郵箱等多種渠道與物流公司進行溝通,不斷督促并跟進清關進度,最大可能節約清關時間。能源交通公司各部門開辟綠色加急通道,工作小組加班加點,對存在問題及時溝通,在最短時間提交清關文件。
2月14日,完成集團澳大利亞辦事處捐贈防護服清關手續,由華能集團將防疫物資無償捐贈至湖北國資委央企指揮部。
2月19日,能源交通公司又開展對新加坡大士能源公用事業公司采購的6000件防護服、40000雙醫用橡膠手套、100副護目鏡的進口申報。工作小組不舍晝夜,截至2月20日,清關完成。
“能招”讓采購在疫情面前不停擺
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招投標行業聚眾開標、集中評標模式面臨重大考驗,各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購、央企采購業務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面對有標不能開、有標不能評的局面,能源交通公司憑借多年的招標采購經驗,敏銳覺察到傳統人群聚集的開評標方式不可控風險增大,無紙化、不見面的遠程異地分散評標方式將逐漸被大眾采納。
為盡早解決疫情期間開標難、評標難的困境,能源交通公司迅速行動,于1月31日聯合業界知名的開評標軟件開發商開發遠程線上分散評標工具。
遠程視頻分散評標工具登錄界面
為盡早將評標工具測試到最理想狀態,上海電商業務骨干加班加點測試軟件,不放過任何一個操作細節,嚴格按照保密、高效、易用的標準提出多條優化意見,僅用時5天便推出了遠程評標工具(防控疫情專用版)。當最終版本確定后,各項目經理馬不停蹄聯絡項目單位,向他們詳細介紹評標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2月17日,經過緊鑼密鼓準備,能源交通公司代理的11個采購標的順利通過評標工具遠程分散評標,確保了項目單位保供保產采購項目順利推進。
項目經理用評標工具向評標專家共享評標報告
遠程視頻監控評標工具通過移動端APP應用人臉識別與身份證掃描驗證身份等方式,實現專家實名認證,有效解決了專家簽名問題。該工具還為遠程異地分散評標提供安全受控環境,只需含有攝像頭的筆記本電腦即可實現評標過程全程影音記錄,還可以通過錄屏等方式,對專家評標桌面同步采集,解決了分散評標、居家評標的“有效監控”問題。
實時錄影錄音的評標監控畫面
“能運”“真好運”物流保障物資迎復工
2月14日14時42分,能源交通公司接到集團公司防護口罩的緊急運輸需求。集團從山東德州臨邑口罩生產商采購1萬只防護口罩,用于集團復工復產。但是由于當前物流運輸資源緊缺,且進京車輛有限制,口罩無法運輸到集團。
上海電商應急物流指揮中心接到公司通知后,上海電商公司快速組織、積極響應,成立運作小組實施保障。由于物流專線運輸處于未復工狀態,運作小組在了解北京當地交管通行限制后得知,疫情期間外地車輛進京存在諸多困難和限制,綜合考慮物資的時效性與安全性,應急指揮中心迅速討論制定方案,最終決定物流和工程以“接力賽”的方式聯動,由物流組織車源運至滄州市鹽山縣,再由工程同事在滄州組織可以正常進入北京市內的車輛轉運至集團公司,完成全程運輸。
確定運輸方案后,運作小組與德州口罩生產商第一時間取得聯系,確認裝貨要求、車輛通行限制、裝車時間、裝車準確位置。同時安排司機在指定時間到達裝貨地址,等待裝貨。截至2月16日晚21時12分,經過物流與工程同事不間斷聯運的方式,口罩到達集團公司總部,并順利交付完畢。
2月15日11時26分能源交通公司接到集團公司緊急運輸需求。湖北孝感應城熱電采購防疫物資,由于快遞只能運至武漢,物資無法正常送到孝感應城。此批次防疫物資放置在陽邏電廠,為保障應城華能熱電復工使用,運輸需求非常緊急。
下屬單位上海電商應急物流指揮中心接到公司通知后,分兩組快速響應,商務小組跟蹤電廠發運物資具體需求情況,運作小組了解陽邏電廠至應城電廠通行限制情況,并結合商務小組反饋運輸需求,快速搜集車源。
截至2月15日16時47分,共找到3臺運輸車輛,經過對比車輛狀況,運輸時效性,擇優選擇并確認車源。2月16日8時40分,車輛抵達指定裝貨地點,與陽邏電廠同事取得聯系,并進廠開始裝貨。截至16日12時30分,貨物順利抵達應城電廠,貨物確認無誤。
“真好運”千里送急需
2月17日,上海電商公司旗下真好運平臺義務運送23000個N95口罩,安排專車從北京通州直送甘肅華亭。
這是一次與時間的賽跑。
2月16日下午,了解到華亭煤業需從北京到甘肅華亭緊急運輸23000個N95口罩的需求后,鑒于順豐等快遞企業在運輸醫護用品上有時效和到達限制,能源交通公司迅速通知“真好運”平臺解決運輸難題。
上海電商積極響應,立刻安排搜尋運力,并于當天下午4點30分篩選出最合適的車輛和司機。平臺通過司機證件及手機漫游記錄核實后與通州倉庫確定提貨流程。
16日晚上9點,華亭煤業加班連夜開出應急物資通行證明。17日一早,華亭煤業備妥4份通行證和相關文件后立刻趕往通州倉庫驗貨。與此同時,司機17日上午8點左右由河北廊坊出發,11點車輛入場。華亭煤業黨群部馬曉軍同志在現場仔細檢驗貨物,確認原產地、質檢標準和相關進口文件。在確認質量和數量后,運輸車輛正式啟運。
為保障運力暢通,上海電商公司每三四個小時都會和司機確認位置及路況;鑒于沿途省界收費站對過往司機挨個測量體溫,造成部分路段擁堵,為盡早把口罩送到一線,上海電商及時調整策略,建議司機錯峰出行,確保行車安全的同時盡快將物資送達一線。
44個小時的通關趕路,一路爭分奪秒。19日早9時,防疫物資順利抵達甘肅華亭煤業一線單位,貨物完整送達目的地。
文/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