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碼頭公司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兩不誤”
天辰碼頭公司作為從事大宗散貨裝卸中轉的港口企業,為滿足服務的電力、鋼鐵企業煤炭和礦石保供的需要,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生產作業,及時保障到港船舶的貨物中轉。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公司積極遵從當地政府及股東要求,在嚴格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認真抓好生產經營,克服了諸多困難,全力做到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兩不誤。
強化組織領導,規范疫情防控。
公司及時成立了以總經理和總支書記為雙組長的疫情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公司疫情防控工作。為保證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公司以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為基礎擴大到所有中管人員,建立了專門的疫情防控工作群,還以專業分工建立了生產調度群、安全管理群、工程技術群等5個專業微信群,保證了公司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管理兩不誤。
公司根據疫情發展及防控工作要求及時制定印發了相關制度和工作方案,保證了公司疫情防控工作規范有序開展。自1月30日開始,公司陸續制定印發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復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及《防疫物資發放和領用管理規定》等四項制度和方案,并以制度和方案嚴格抓落實,層層落實防控責任人,確保了防控工作的規范性和有序性。
強化措施落實,確保防控效果。
突出加強對重點人員的管控。全面排查職工,做好返寧職工居家隔離觀察。公司1月22日召開緊急會議,專題進行疫情防控及嚴禁酒后駕車工作的部署,要求各部門對包括所有職工、勞務工、相關方人員在內的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和統計,掌握所有人員節日期間出行情況。節后,對回寧人員進行專門登記備案,了解人員及其家屬有無與疫情高發地區人員的接觸史。實行離寧人員14天居家隔離制和每日匯報制。通過微信群,要求公司人員每天早上和中午匯報兩遍有無發燒和咳嗽等癥狀。通過這種種舉措,徹底摸排,對公司人員的狀況掌握無疏漏。
持續強化重點部位的疫情防控。
公司辦公樓每天專人進行消毒,關停電梯。對船港界面、作業現場、食堂等重點部位,嚴格按制度實施防疫重點管控。一是所有人員進入公司,必須由在門衛處檢測體溫,不佩戴口罩及發熱人員不得進入公司。原則上非本公司車輛、人員不得進入港區,確因業務聯系需要進入港區的,需與對口部門聯系確認后,對車輛、人員進行登記,對人員進行測溫,符合要求后放行;二是落實好船港界面的人員管控。嚴格落實船員不上岸、不接觸的要求,作業人員上船要做好個人防護,相關文書的交接通過竹竿綁袋的方式與船方傳送,對靠泊船舶的生活需求,盡量做好服務工作;三是落實好作業現場的防控措施。對職工休息室、機械設備定時消毒,盡量避免人員聚集;四是加強人員密集區域的防疫管控。抓好食堂食物安全與衛生,職工自帶餐具或提供一次性餐具,實行職工錯時分批一人一桌就餐制,避免人員集聚,確保人員健康。
全力做好口罩、消毒等防疫急需物資的采購。公司一直把人員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充分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疫情爆發后,面對市場防疫物資的嚴重短缺,努力依靠股東方力量及全面發動群眾,想方設法籌措防疫物資,截至目前,公司共籌措到口罩8500個、消毒液10箱、消毒液噴壺6個、防護鏡6付、電子測溫儀7個,基本滿足了公司防疫需要。
防疫物資籌措中的點點滴滴是十分感人的。1月29日晚,在公司防控工作群做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后,工程技術部經理楊大剛同志立即做出響應,自己驅車大江南北,多方聯系,及時籌備到了4箱消毒液、3個電子測溫計、3個噴壺,并驅車40多公里,于30日中午送到公司,在第一時間滿足了公司對急需防疫物資的需要。生產操作部副經理杜廣文同志,通過自己親屬提供的信息,主動聯系了市公交公司的供應商,經過不懈努力,于2月10日成功訂購到了4000個醫用一次性口罩,緩解了公司口罩的燃眉之急。同時,公司也得到股東雙方大力支持,特別是華能河北實業公司于2月5日支援了天辰公司1000個醫用口罩,給予了兄弟般的幫助。
早謀劃早部署,生產高效有序。
面對疫情,天辰公司堅持早謀劃早部署。1月19日公司專門召開會議,進行節前安全生產再部署,隨即召開了公司市場分析會,對全年市場開發方向和舉措進行了專門討論和研究,進一步落實了節日期間生產組織工作,公司節日生產經營做到心中有數。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克服重重困難,想方設法,科學組織,盡可能不讓生產受到較大影響。到目前,2月份已完成裝卸自然噸近30萬噸,達時間進度。在此期間,公司共裝卸疫情重點地區湖北籍船舶12艘次,其中海輪2艘次,駁船10艘次。1月20日至2月8日這20天期間,公司海輪集中到達,公司24小時滿負荷連續作業,作業量高達41萬噸。1月份完成裝卸自然噸50.1萬噸,創公司開港以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公司本來人員(含勞務工)只有約200人,直接生產作業人員和保障人員約140人,作業人數本已經捉襟見肘,受疫情影響,公司外出14人無法復崗。2月3日,又出現公司使用的一家勞務工車輛停開,造成約20人不能復工上崗,公司作業人員只有不到100,要應付全天候24小時的作業,面對生產人員人手少、任務重的局面,公司黨員、干部、骨干帶頭示范,帶領群眾,團結一心,克服困難,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全力鼓勵有限的人員多上崗,多加班加點,涌現了像張琨、朱越麒、劉軍等多位模范人物,他們的辛勞付出,使公司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作業任務,創造了佳績。